第十届国际超快光学会议UFO在北京怀柔成功举行

第十届国际超快光学会议(Ultrafast Optics Conference X, 简写UFO X)于2015年8月16日至21日在北京怀柔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1个国家及地区的200多位从事超快激光科学技术的人员参加了该会议。欧盟ELI(Extreme Light Infrastructure)项目首席执行官(CEO)、德国马科斯-波恩非线性光学及短脉冲光谱研究所Wolfgang Sandner教授,美国MIT兼德国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中心的Franz Kaertner教授,德国马科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所长兼美国光学学会会长(President)Philip Russell教授,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及美国利弗莫尔(LLNL)国家实验室国家点火装置(NIF)首席技术官 Chris Barty 教授等知名专家也专程与会并做主题报告或邀请报告。在为期5天的会议日程中,参会人员就超强飞秒激光、阿秒超快激光、新型超快激光、高次谐波产生、光学频率扩展与变换、光学频率梳、超快激光应用等主题内容报告了精彩的研究结果,展现了超快激光研究的巨大前景、令人振奋的前沿技术及不断创新的科学应用。

国际超快光学会议(UFO)开始于1997年,每两年一次,作为国际超快激光领域最有影响的专业会议,一直吸引着该领域优秀科学家的广泛参与,但由于各个国家研究发展的不平衡及会议稿件的竞争性,多年来鲜有我国科研人员的报告,特别是邀请报告。这次会议是该系列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又恰逢国际光年,对于扩大我国超快激光在国际上的影响并促进该学科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会议共收到投稿约200件,在会议咨询委员会及程序委员会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会议邀请了5位主题报告,并根据程序委员会推荐得分的顺序按主题评选出了26位邀请报告、54位口头报告、4位Postdeadline报告及100多位张贴报告。其中我国研究人员的主题报告1篇、邀请报告4篇、口头报告8篇(未计台湾同胞的报告),是历届会议中篇数及比例最多的一次。尽管主要几天的会议报告节目持续到了晚上7点甚至9点以后,但由于名额的限制,许多优秀的稿件只能作为张贴报告。

在从17日至21日的会议进程中,每天都由热点主题报告揭开一天的学术活动。首日Wolfgang Sandner教授的报告介绍了欧盟正在建造的国际上峰值功率最高的ELI飞秒激光装置的进展、技术、战略、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将于2018年成为向国际用户开放的先进激光装置,周二Franz Kaertner教授结合同步辐射及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介绍了下一代超快超强激光的关键技术,在第三天的报告中,德国马普量子光学所的Martin Schultze博士就固态阿秒瞬时吸收光谱研究半导体禁带电子激发机制做了精彩的报告,周四Philip Russell教授系统介绍了充气光子晶体光纤的超快非线性光学效应与应用。最后一天是应用研究主题,龚旗煌院士基于他们团队的创新研究成果,展示了微纳结构材料对光的超快调制现象及其物理机理的魅力。

由于超快激光的广泛应用及该会议的国际影响,包括Newport、Coherent等28家国内外知名的激光与光电子公司也参加了同期举行的产品展览。按该会议的传统,16日安排了两个短课程,分别由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Chip Durfee教授及俄亥俄州的Louis DiMauro教授讲授。在周四的晚宴上,会议主席及程序委员会主席分别向获得旅费支持及最佳论文的几名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及奖金,作为UFO十届历史的回顾及国际光年的活动,经推荐美国LLNL的Barty教授及中科院物理所的魏志义研究员分别作了 The History of Ultrafast Optics Conference, How Did We Get Here 及 The Early Age of Ultrafast Optics in China的报告,并宣布下届会议将于2017年在美国举行。

     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L07组)承办,中科院物理所魏志义研究员和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乔洁(Jie Qiao)副教授担任共主席,法国波尔多大学的Eric Cormier教授和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的常增虎(Zenghu Chang)教授担任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这届会议的举办为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平台,得到国内外与会人员的一致称赞,是国际超快光学界的一次盛会。

 


Copyright © 2014-2024, Group L07, Inst. of Phy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Tel:86-10-82649337, Fax:86-10-82649337, Email:lidh05@sina.com, Web: http://ultralaser.iphy.ac.cn
Address: No. 8 of 3rd-South Street, Zhongguancun, Haidian District, P.O. Box 603-136, Beijing 100190, PR China